(2023.12.7-2023.12.13)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中央政治局会议: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2、央行行长潘功胜: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促进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合理把握利率水平,促进降低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推动金融稳定立法,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

3、发改委: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未来发展前景光明。2023年以来,中国经济战胜困难挑战、顶住下行压力,曲折式前进;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民营企业市场预期与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

二、金融市场

1、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大力提高上市九州(中国)质量,健全常态化退市机制;将加强对股市交易行为、资金流向的监测,建立健全风险综合研判和预警机制;坚决消除监管真空,协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的监测监管;加强监管科技建设,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2、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第二阶段费率改革工作启动。包括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佣金费率,强化佣金分配监管等。其中,将权益类基金的佣金分配比例上限由30%调降至15%;将单只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缴金额从100万元提高到300万元;交易佣金总额将由188.68亿降至126.36亿,降幅为33.03%。

3、财政部:增加和调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具体包括九州(中国)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养老金产品等;适当增加套期保值工具,具体包括股指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等。明确社保基金会直接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同业存单,股权投资基金、优先股、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等。

4、广东省广州市:印发《广州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措施》。提出要积极开展民营企业上市培育,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持续深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等试点;加大民营企业贷款支持力度,用好用足再贷款、再贴现、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和降准释放资金;大力支持广期所品种研发,鼓励新能源、储能等企业运用工业硅、碳酸锂等期货和期权品种强化风险管理。

5、新华社: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充分印证了中共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当前,我国经济恢复仍处在关键阶段,引导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

三、地产聚焦

1、工商银行董事长陈四清:对地方债务风险,坚持疏堵并举,支持地方政府降低债务成本、缓释偿债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资需求,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支持力度;强化业务“一盘棋”统筹、风险“一本账”管理,高度警惕苗头性、倾向性风险,切实把防范化解风险任务抓实抓好。

2、中指院:202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将呈现“销售规模仍有下行压力,新开工面积、开发投资或继续回落”的特点。预计202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亿平方米左右,同比下降4.9%。短期二手房挂牌量或仍处于高位,需求偏弱下,价格下跌态势预计将延续。

四、国资动态

1、中证报:前11个月,用作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已发行逾3.6万亿元。年底前将有万亿元级2024年新增专项债限额提前下达,助力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当前,多地正积极推进明年重点项目谋划工作,以期争取专项债资金支持。

2、第一财经:前11个月,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计约9.14万亿元,首次突破9万亿元关口,远远超过2022年全年发债规模(约7.4万亿元),地方政府到期债券本金预计达3.6万亿元左右,而地方财政资金紧张,需要扩大再融资债券发行规模,来借新还旧缓解压力。

3、财政部:高度重视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安排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督促地方盘活存量资金,提升财政资金效益;完善地方税税制;土地出让收入减少的同时,也会相应减少拆迁补偿等成本性支出。总体来看,房地产市场下行给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带来的影响是可控的、结构性的。

4、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帮助提升地方政府自我造血能力;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一视同仁支持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持续做好保交楼信贷工作,推动行业风险市场化出清;主动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做好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