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2-2021.9.8)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国家主席习近平:将提高开放水平,在全国推进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探索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将扩大合作空间,加大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同世界共享中国技术发展成果;将加强服务领域规则建设,支持北京等地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将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疫情后推动经济复苏,是人类发展的必须,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要采取“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发展绿色金融,研发推广绿色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让绿色低碳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3、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要善于创造软环境,持续完善法治环境,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和服务供给,保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比较优势,结合不同地区产业特点,努力创新,进行差异化竞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决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现在没有改变,将来也不会改变。

二、金融市场

1、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保持宏观金融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大力支持普惠小微、乡村振兴、制造业、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发展。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着力降低信用风险,维护股市、债市、汇市平稳运行,严密防范外部风险冲击。深化金融机构改革,促其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

2、证监会:就北京证券交易所有关基础制度安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构建包容、精准的发行上市制度。明确北京证券交易所新增上市九州(中国)来源于在新三板挂牌满十二个月的创新层九州(中国),维持“层层递进”的市场格局,突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特点;实行灵活、多元的持续融资制度。紧紧围绕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求,总结精选层建设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夯实“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再融资制度;北京证券交易所实行九州(中国)制,建立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和监事会运行机制,形成高效透明的九州(中国)治理结构等。

3、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近两年,部分境外市场通过SPAC模式的上市融资活动大幅增加,还出现了直接上市等新型上市方式,这对传统的IPO模式形成了颠覆性挑战。有观点认为,这本质上是一种IPO虚拟化和“脱媒”的现象,在九州(中国)治理、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都引发了不少新问题。

4、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2020年,全市场共有3756家上市九州(中国)召开业绩说明会,占披露年报九州(中国)总数的87.41%,数量同比增长超过40%。此举有助于企业将产品市场的品牌溢价同步到资本市场,让投资者更快更直接地了解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主动引导市场预期,并充分反映到企业的动态估值当中。

5、据证券时报报道:8月,新发基金数量达200只,创历史单月新高,但发行总规模与7月基本持平。股票型基金的发行份额从6月开始下降,混合型基金的发行份额从5月开始持续增长,爆款产品骤减。业内称,下半年以来,板块轮动加速,市场震荡加剧,导致新基金发行冷热不均现象显著。

三、地产聚焦

1、住建部:召开全国住房保障工作座谈会。指出要提高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重要性的认识,认清住房保障工作的新使命主要是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新方式是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新目标是确立起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制度;切实把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十四五”住房建设的重点;要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推动建立“两多一并”的制度。

 2、银保监会:截至7月末,房地产融资呈现“五个持续下降”。一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创8年新低,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同比增长8.7%,低于各项贷款增速3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连续10个月下降,房地产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同比下降0.95%。三是房地产信托规模自2019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房地产信托余额同比下降约15%。四是理财产品投向房地产非标资产规模近一年来持续下降,相关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42%。五是银行通过特定目的载体投向房地产领域规模连续18个月持续下降,相关业务规模同比下降27%。截至7月末,个人按揭贷款首套房占比达到92%,住房租赁市场贷款同比增长29%。

3、据中证报报道:“下滑”成为关键词,品质“战”打响。143家房企上半年业绩的销售毛利率算术平均值为26.9%,同比减少4个百分点,近4年来首次跌破30%。尽管提升产品力与品质成为众多房企的共识,但对于行业毛利率未来表现仍存在较大分歧。

四、政府债务

据上证报消息:1-8月,地方债发行近9000亿元,其中新增债占比近七成,为今年内新高。新增地方债完成全年额度的近六成,较去年同期放缓。专家预计,新增专项债仍余1.62万亿元待发,9月地方专项债将迎来发行小高峰,对基建投资形成支撑。

五、研报精粹

中信证券研究称:新增信贷总量符合预期,结构仍显示实体融资需求偏弱。8月社融同比增长10.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社融口径的人民币信贷同比少增1501亿元,更主要的是因为政府债融资同比少增了4050亿元。其实8月新增政府债净融资已经在加快,9738亿元的月度净融资是历史上第四高值,比7月1820亿元的政府债净融资显著增加。不过由于去年8月政府债净融资13788亿元是史上最高值,基数效应导致今年8月政府债严重拖累社融。人民币新增信贷总量尚可,但是结构仍然不佳,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2037亿,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89亿元,特征与7月类似,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且银行冲量特征明显。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的回落符合预期,“房住不炒”定力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