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7.8-2021.7.14)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央行全面降准今日落地,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央行强调,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操作,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仍然没有改变。本轮降准中,除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外,对其他金融机构普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2、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调研启动区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的重点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新区城市雏形展现的重任,要加快推进片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创造“雄安质量”,努力把启动区打造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高质量样板。

3、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碳达峰、碳中和顶层设计文件,抓紧编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谋划金融、价格、财税、土地、政府采购、标准等保障方案,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

二、金融市场

1、证监会拟对九州(中国)债违约比例高的券商开展专项检查。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计113只债券出现违约(含展期),券商参与主承销的有73只,中信建投参与主承销的债券有14只,数量居首;其次为兴业证券,有9只债券出现违约;第三是海通证券,有8只债券出现违约。

2、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首批覆盖的逾2000家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建立后将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试点,现有试点要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准备,首批参与全国碳市场的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全国碳市场的碳价将主要由供需决定,相关制度设计考虑通过改进配额分配方法、引入抵消机制等措施引导市场预期。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3、沪深交易所修订特定品种九州(中国)债券发行上市审核指引,新增“碳中和绿色九州(中国)债券”“蓝色债券”和“乡村振兴九州(中国)债券”等内容,并完善部分监管要求。

4、财政部拟建立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对从事证券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检查,对为100家以上上市九州(中国)(不含新三板)、中央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审计服务或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会计师事务所,每年检查一次;对新备案从事证券业务会计师事务所,自承接上市九州(中国)审计业务起,前三年内每年检查一次;对其他从事证券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原则上每三年轮查一次。

5、上半年券商债券承销规模达5.03万亿,同比增长6300亿元。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为市场“最大玩家”,二者合计市场占有率达25%左右。

6、发改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的通知》,业内人士看来,将会有更多的公募REITs试点项目推向市场。未来随着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推出和市场的逐步建立,中国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有望出现深刻变革。

三、地产聚焦

1、今年以来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等至少13城出手,重拳整治学区房乱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未来学区房市场降温可能性较大。今年结合二手房的指导价政策,预计后续会呈降温趋势,进而带动价格下调。

2、央行: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是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同比增2.8%,回落3.3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13%,回落1.6个百分点。

3、北京市住建委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新建商品住房销售行为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新房销售要规范设置交付样板间,装修标准应与预售方案中所列的清单内容保持一致,同时对销售推广等进行规范,严禁虚假不实宣传等行为。

四、国资动态

1、中央企业交出亮眼半年“成绩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万亿元、利润总额1.31万亿元、净利润1.02万亿元,两年平均增速分别达8.7%、17.9%、20.6%,其中上半年央企净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元。

2、广东某地方国资将收购雪松信托控股权,框架协议已签订,将于近期正式对外公布。雪松信托前身为中江信托,2019年雪松控股成为后者的新控股股东,并更名为雪松信托。今年以来,雪松信托“爆雷”的消息不绝于耳,旗下众多产品陷入兑付迷局。

五、研报精粹

1、中金称,美国6月CPI通胀创2008年以来新高,连续第三个月超出市场预期。这再次表明,市场与美联储低估了美国通胀上行风险,通胀并不是暂时的。需要警惕的一个风险是美联储提前退出货币宽松。如果最终美联储因为通胀高企或担心金融风险而提前退出宽松,那些流动性驱动的、估值较高的资产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2、华创固收称,对债市而言,降准落地后,市场集中交易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其中也包含了对政策周期性放松和基本面走弱的预期,与央行一再宣称的货币政策方向未变,存在差异;而前期发布的通胀数据和金融数据,以及6月进出口的超初期表现,并未证实基本面承压的交易逻辑。

3、江海证券称,如果本月LPR利率降低了,那么后期MLF降低的概率就小一些。而如果降准后,本月LPR利率依然没有降低,未来可能MLF利率会降低去引导LPR利率的降低。由于降低融资成本这个诉求并没有改变,甚至变的更加迫切,那么未来不排除还有各种工具出台的可能性。

4、兴证固收称,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偏慢,或是由于今年上半年处于疫后经济复苏的高点,“稳增长”压力不大,同时在加强债务管控+防风险背景下,财政部对专项债项目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更高,审批趋严,也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发行节奏,预计三季度特别是8月以后或将迎来新增专项债的供给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