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8-2019.12.4)经济要闻回顾

一、宏观经济

1、国务院金融委召开第十次会议,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进展和下一步思路举措等问题,部署近期金融改革开放重点工作。会议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多渠道增强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资本实力,完善防范、化解和处置风险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和中小银行改革,引导私募基金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中国11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2,近7个月来首度返回枯荣分界线上方;中国11月非制造业PMI为54.4,创近8个月新高。

3、11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为53.5,为5月以来最高,显示服务业经营活动加速扩张。11月财新中国综合PMI录得53.2,高于上月1.2个百分点,为2018年3月以来最高。

二、金融市场

1、不良资产证券化再次扩围。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第三次扩围至20余家金融机构,新增入围机构包括四大资产管理九州(中国)(东方、长城、华融和信达)、邮储银行和进出口银行、渣打银行(中国)以及10余家城商行和农商银行。

三、地产聚焦

1、央行行长易纲表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原则,加强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宏观审慎管理,强化对房地产整体融资状况的监测,综合运用多种工具对房地产融资进行逆周期调节。

2、中指院:11月楼市成交量同比和环比双升,在监测的19个重点城市中,各线代表城市均不同程度上升;一线城市方面,11月一线城市成交量整体环比上升22.3%,上海升幅较大,为34% ;整体同比上升35.8%,其中深圳升幅较大,约为69%。

3、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撰文指出,将推动加快建立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加快实现租赁平台与公安警务、综合治理、社会信用等系统对接,全面推行租赁房源、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制度,探索推行租赁备案与公共服务挂钩;推动出台《住房租赁条例》;加大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小户型、低租金租赁住房供给。

四、政府债务

1、发改委:全国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更好利用大数据服务各方需求;截至11月上旬,各地已录入PPP监测服务平台项目近7000个,总投资约9万亿元。

2、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文,宣布取缔辖区内全部P2P业务。此前,湖南、山东、重庆已相继宣布取缔全部P2P业务。

3、Wind数据显示,11月各地组织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58亿元。今年前11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4.16万亿)。

4、山东省财政厅印发办法称,每年10月底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省财政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提前下达债券项目申报工作。专项债券资金实际使用项目与发行公告债券项目要严格对应一致,严禁随意变更专项债券项目,严禁截留、挪用债券资金。

五、国资动态

1、国务院国资委印发《进一步推动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力争用2-3年时间推动实现机构职能上下贯通、法规制度协同一致、行权履职规范统一、改革发展统筹有序、党的领导坚强有力、系统合力明显增强,加快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

六、研报精粹

1、中金固收:暖冬助推11月制造业PMI短暂反弹,后续仍有回落压力;年底的财政发力可能不及预期,PMI的"软数据"和11、12月经济的"硬数据"可能产生预期差,更有可能给2019年画上一个债牛的句号。

2、国君固收:北大方正违约标志着校企“信仰”加速退潮大幕的开启,违约将直接带来连锁反应,引发校企发行人的估值调整压力,以及后续再融资难度的上升;市场对北大方正约预期并不充分,违约的后续影响可能超越市场预期。

3、中信明明:国内债务水平高,地产调控也将转向房住不炒和长效机制,所以展望未来,中国经济见底,放在全球背景下,或许需要靠的并非是地产与基建,而是全球经济的改善,靠的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周期共振,才能够真正解决阶段性底部的问题。